三江侗乡“八大怪”

 

一、没有鼓楼不成寨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三江境内有大小鼓楼近200座,其中县城有世界鼓楼之最—三江鼓楼;程阳八寨有鼓楼十一座;八江乡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胖鼓楼,独峒乡高定侗寨共建有鼓楼七座,最奇特的是独柱鼓楼。高定侗寨是欣赏鼓楼群的最佳之地;因鼓楼技艺高超,三江人说“中国鼓楼看三江,鼓楼技艺看高定”。

 

二、雕檐画栋桥上盖人家都把家里装饰得富丽豪华,侗族却把最好的雕檐画栋用在“风雨桥”上。风雨桥重檐翘角,悬柱挑梁上有绘画,顶部和翘角飞檐上饰有飞鸟、葫芦串、仙鹤等图腾物,可谓“廊桥模特”。三江县有大小风雨桥120多座,最有名的莫过于程阳风雨桥和岜团风雨桥,它们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堪称侗族风雨桥中的典型代表。

 

三、贵客拦在寨门外贵客前来侗寨,主人会以芦笙队迎接于寨门之外,设下重重路障,摆开歌阵,比歌才。对不上歌的,燃放鞭炮向主人表示敬意,主人也就撤路障,迎客进寨。逢年过节,嫁娶婚庆或其他重大喜庆活动,好客的侗乡人都特意把贵宾“拒”在寨门外。

 

四、合唱不用指挥带侗族大歌是侗族的一种无伴奏无指挥的多声部复调式音乐。“大歌”曲调悠扬,旋律优雅,多声部和谐独特,演唱技巧高超,2006年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际上被喻为“天籁之音”。喜庆之事,侗族都载歌载舞,有歌舞处必唱“大歌”,少则数人,多则几百甚至几千人。

 

五、酸鸭酸鱼当大菜“侗不离酸”、“无酸不成宴”。三江侗族地区制酸技术之精、酸品种之多,早已名声在外。在三江县每一家餐馆,都有侗家人特制的酸制品,喜吃酸的人,侗乡一游可一饱口福。

 

六、油茶待客单只筷侗家喜食油茶,经常用油茶待客,为了考验客人喝油茶的技巧,经常不放筷子或只放一支筷子。三江县城有油茶一条街,油茶香飘满城,游客可尽情品尝。

 

七、村村寨寨祭老太三江侗族祭祀的老太也就是“萨岁”,她是侗族地区祭祀的最高女神,有萨坛专门供奉。逢年过节或专门祭祀之日才出现“村村寨寨祭老太”景观。

 

八、新娘进门悄悄来侗寨“偷亲” 习俗传承至今,不偷,就意味着对舅家不尊重,所以娶新娘必须在夜深人静时悄悄进行。“偷亲”平时也有,但是最集中的是春节。